北京中外翻譯咨詢有限公司(簡稱:中外公司),成立于1983年,隸屬于中國外文局(又稱:中國國際傳播集團),是以語言服務業務、智庫研究咨詢、對外合作交流為主業的綜合型國際傳播企業。
語言服務業務:充分發揮多語能力做溝通橋梁
自成立以來,中外公司始終堅持“充分發揮多語能力服務于全行業”的工作方針,依托中國外文局70余年的國際傳播和翻譯工作經驗與人才資源,不斷提高翻譯能力和水平,調整優化服務方案,形成了“科技賦能,覆蓋全行業”的語言服務業務體系。服務涵蓋60余個語種,分別在垂直領域配有對應專業譯員以及術語庫。服務類型包含專業筆譯、口譯陪同、現場派駐、影視譯制譯配、會議策劃及設備租賃、城市語言建設、語言監理、語言培訓等在內的多類型語言服務,致力于為廣大客戶提供全方位優質的語言服務。
中外公司在近40年的翻譯工作實踐中獲得眾多榮譽,是中國翻譯協會理事單位、中國翻譯協會團體標準起草單位、翻譯服務誠信單位,先后獲評企業信用等級證書(AAA級)、ISO9001全程質量管理體系認證、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、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等資質。是聯合國語言服務供應商(長期)、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唯一語言服務供應商、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語言服務供應商、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語言合作伙伴,也是《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對外譯制規范》起草單位,《廣州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規范》(2018版、2022版)的主要起草、制訂和翻譯單位,《雄安新區中英雙語標識術語庫》的編譯單位。同時,中外公司還獲得了以下榮譽:國家高新技術企業、首都新聞出版廣電走出去“示范”企業,也是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出版工作委員會理事單位。
此外,中外公司堅持推動語言科技產品創新,與科大訊飛攜手共建“國家級人工智能輔助翻譯平臺”重構翻譯工作方式和生產流程,輔助翻譯員提升翻譯效率和翻譯質量,平臺入選“2020年北京市提升出版業國際傳播能力”獎勵扶持項目。目前,擁有計算機軟件著作權40余項。
智庫研究咨詢:知曉對外形象現狀,掌握境外輿論聲音
中國外文局是中國對外傳播理論研究的開創者,在其引領下,中外公司利用大數據技術、語言優勢以及傳播分析能力,為政企客戶提供境外輿情和咨詢服務,做各行業面向海外的“信息瞭望臺”。服務類型包含,境外信息采集、數據洞察、事件分析、研究報告等,為政企客戶的海外戰略決策提供信息資訊賦能。
我們擁有一支由高水平專職的技術以及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,對全球輿論動態和重大突發事件輿情進行實時監測,覆蓋海內外報刊、政務、微博、公眾號、博客、論壇、視頻、網站、客戶端等4000余個信息渠道來源,運用包括英、法、德、俄、西、阿、日、韓等多語種,對全球輿論動態和重大突發事件輿情進行實時監測評估分析。
目前,中外公司長期為央視四套亞太國際新聞欄目提供5個語種的海外輿情監測、專題研究分析、聽譯、編譯等服務。同時,也為軍隊及政府部門,提供譯叢系列、采集匯編、投放傳播效果報告等多種類型的咨詢服務。
對外合作交流:以多語種、多渠道、多形式宣介中國
在外文局的指導下,中外公司堅持國際傳播定位,以“新業態、新技術、新驅動”為發展戰略,將海外推介經驗與信息技術相結合。研發出多語種一站式企業出海服務平臺“牽星出海”(www.qxchuhai.com),該平臺入選為“2021-2022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”。截止2022年3月,“牽星出海”平臺所搜集的海外招標信息涵蓋160多個國家及地區,搜集海外商業信息40個類別,共計20余萬條,從多角度助力中國企業跨境出海高質量發展。
在文化外宣方面,我們著眼于中國內容出海,以“跨文化互譯與海外推廣”為思路,搭建“多語種走出去文化傳播平臺”,被列入“2017國家文化產業發展重點項目”。至今,平臺已成功輸出文化作品20余部,以多形式、多渠道讓更多海外觀眾看到中國優秀作品。
同時,公司堅持人才為驅力,注重多語人才的綜合能力培養,聯合合作伙伴推行“海外傳播人才培養計劃”,共同打造專項高素質國際傳播人才。針對不同領域的涉外企業開設“企業語言培訓班”,為企業及行業培養“語言+X”型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,助力企業建設國際化人才隊伍;通過高端專才和復合型人才的“雙向培養路徑”,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傳播人才梯隊。
中外公司以“向世界說明中國,為中國解讀世界”為使命,在“以語言為基礎多角度實現國際傳播”工作的實踐中砥礪前行,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國內外的廣泛認可。目前,中外公司持續鞏固核心業務,優化資源配置,強化創新領域。未來,我們將繼續發揮語言優勢,加速多領域融合發展,不斷延伸服務鏈條,打造出以語言服務為核心、多種業務線并存的“多語種、新形式、全球化”的綜合型國際傳播企業,努力為蓬勃發展的新時代的中國走向世界貢獻出更多的力量。